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adminadmin 02-05 64 阅读 0 评论

  娄文旅广体〔2021〕38号

  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各相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31日

   

  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充分发挥娄底丰富的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弘扬传承优秀湘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和体育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文艺事业发展成果丰富。现代花鼓戏《乡里乡亲》获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田汉新创剧目”奖和娄底市“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湘剧《烧车御史》获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廉政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和娄底市“五个一”工程奖;歌曲《你的手儿很温暖》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等比赛中,美术、书法获5个齐白石奖,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创排大型现代花鼓戏《油溪情歌》。文艺惠民活动精彩纷呈,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开展送戏下乡、进校园、进企业文艺演出活动400场次以上。连续举办两届书画艺术交易博览会,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全市85个乡镇全部组建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打造了“欢乐潇湘•文化娄底”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文化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拥有6个文化馆(3个一级馆)、6个图书馆(3个一级馆)、4个博物(纪念)馆、8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站,群星剧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市图书馆完成挂牌工作,后续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市美术馆投入使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工作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全市已建成图书馆分馆54个、设置率达78%;文化馆分馆51个、设置率达74%;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97个,合格率达100%;各公共文化场馆(站)均实施免费开放。市数字化文化馆、娄底文旅广体云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3.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不断加强,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非遗文物保护单位由12处增加到35处,完成了“蔡和森蔡畅故居”“红二军团司令部新化旧址”“李聚奎故居”“楚怡工业学校新化旧址”“罗盛教故居”等维修工程项目,建立了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联合工作机制。非遗项目传承稳步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由2个增加到4个、省级非遗项目由5个增加到7个、市级非遗项目由15个增加到39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由1个增加到3个、省级传承人由2个增加到6个、市级传承人由17个增加到34个。以“新化山歌”“珠梅抬故事”“梅山武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承办了“2018首届梅山武术邀请赛暨湖南传统武术展演”活动。全面启动非遗进校园工作,评出了20所非遗传承学校,举办了首届全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

  “十三五”娄底市非遗项目发展情况表(单位:个、人)

  项目

  “十二五”末

  “十三五”末

  增加值

  国家级非遗项目

  2

  4

  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

  3

  2

  省级非遗项目

  5

  7

  2

  省级非遗传承人

  2

  6

  4

  市级非遗项目

  15

  39

  24

  市级非遗传承人

  17

  34

  17

  4.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市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8.8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4.48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3.89%提高到2020年的4.53%。近三年,入选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35个、省特色文化产业项目23个,完成项目投资3.7亿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4.7:51.3:34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9.3:39.7:51,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4.7%,拉动全市GDP增长1.4个百分点。

  娄底市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示意图

  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5.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2个(其中4A级6个、3A级15个、2A级1个)。“十三五”期间,创建2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全市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达167家(其中五星级22家、四星级52家)。“十三五”期间,新增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43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8家。紫鹊界梯田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蔡和森纪念馆入选“潇湘红八景”,新化县水车镇入选首批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两个“旅游厕所三年行动”建成旅游厕所184座。新化县、涟源市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新化县通过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娄星区洪山村、新化县下团村和油溪桥村、涟源市康坪村、冷水江市眉山村、双峰县富托村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双峰井字镇、冷水江铎山镇入选湖湘文旅风情小镇创建单位。新化县成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被评为湖南省2020年文化旅游扶贫示范村。紫鹊界梯田景区、曾国藩故里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打造了“花之缘、田之韵、水之梦、山之恋”四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培育了10条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线路。

  专栏1  “十三五”期间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4A级景区:三联峒景区、大熊山景区

  3A级景区:博盛生态体验园景区、油溪桥村景区、资江旅游景区、归古乡村旅游区、雅天门景区、油溪河景区、洪家山森林公园景区、水府庙生态旅游度假村景区、南芙山庄景区、蓝莓谷生态园景区、中阳白鹭山庄景区

   

  专栏2  2016—2020年度娄底市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度

  总接待人数

  (万人次)

  增长率

  (%)

  旅游总收入(亿元)

  总增长率     (%)

  2016年

  2855

  23.3%

  201.1

  22.8%

  2017年

  3266.13

  14.33%

  251.38

  24.98%

  2018年

  4355.69

  33.36%

  331.03

  31.68%

  2019年

  5285.77

  21.45%

  451.62

  36.73%

  2020年

  4771.10

  -9.83%

  424.59

  -6.18%

  6.体育和广电发展成效明显。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人口30%,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城区人口数2‰,基本达到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条件。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省级青少年俱乐部增加到8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增加到2个。市体育中心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做法得到国家体育总局肯定。以健身步道为代表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发展,中心城区五大公园已完成健身步道建设,建成里程15公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82%。市级拥有体育协会、俱乐部42个。纳入全国第二批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举办了“高铁城市•直达娄底”系列体育精品赛事;成功承办了首届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竞技体育再创新绩,我市田径运动员黄瑰芬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3枚金牌,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第18届亚运会上,我市田径项目运动员黄瑰芬获得女子4×100米团体第二名、男女混合接力4×400米第四名、女子4×400米第四名、女子400米第五名的优异成绩;柔道项目运动员朱雅获得女子柔道70公斤级个人第五名、女子团体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亚运会上娄底竞技成绩历史性突破。率先在全国开设“足球+英语”线上直播公益课堂,单日在线人数突破60万人次,累计达1.06亿人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20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广播电视工作深入开展,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实现全市全覆盖,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市“村村响”工程28700只应急喇叭每周播放各类疫情防控信息3500条以上,在农村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方兴未艾。打造了一批文旅、农旅结合示范项目。如娄星区花溪谷古琴禅修培训基地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500余亩集禅舞、古琴、花艺等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基地,开园首日营业收入达30余万元;双峰县归古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三生三世十里花海、非遗街区、乡村文化大礼堂、体育拓展项目深受游客喜爱。积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依托“娄底南•联创小镇”建设互联网文创产业园区,先后引进陌陌网络直播、湘谷科技等互联网龙头文化企业落户园区,带动佳悦文化传媒、叶家军文化传媒等40余家中小微互联网文化企业入驻,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税收1.38亿元。全市认定高新技术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家,实现总产值7.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5%。

  8.行业管理全面加强。出台了《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及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娄底市旅游地接奖励政策》《娄底市长三角旅游客源市场促销奖励暂行政策》《娄底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娄底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娄底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年)》《全市体育场地设施发展规划》《娄底市参加省以上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导行业科学发展,《娄底市安置退役运动员实施细则》是全省首个市级层面出台的安置退役运动员实施细则。全面推行文旅市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只跑一次”改革。开展“百日利剑”“平安文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二)发展机遇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国际交流和旅游活动受阻,入境旅游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全球产业升级,文化旅游作为综合性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在不断增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新时代文化事业改革的重大任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及体育等内需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从省内看,“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项国家战略持续发力,以及湖南省自贸试验区推进建设,将助推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开放发展。省委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体育强省赋予了丰富内涵、指明了实践路径、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三五”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后劲充足,娄底将利用全省文旅快速发展产生的辐射效应,趁势而上,打造湘中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增长极。

  从娄底市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带动效应日益彰显,新基建加快布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抓住涟源市撤市设区契机,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推进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打造新的亮点。

  从市场趋势看,到“十四五”末,全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5万美元,超过世界银行划分的1.2万美元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发展阶段,将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更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迎来大众旅游休闲度假时代,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成为基本发展趋势,高品质旅游将成为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

  综合判断,“十四五”期间娄底文化和旅游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高质量发展窗口期。

  (三)主要挑战

  当前及“十四五”时期,娄底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从外部环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消费习惯造成重大影响,常态化疫情防控客观上减少了人员大范围流动和聚集,“云旅游”“宅旅游”“自驾旅”等兴起,对传统旅游产业形成一定冲击;二是从区域发展看,大长沙、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旅游板块对娄底旅游形成挤压态势,区域旅游竞争更加激烈;三是从公共服务看,各地投入不均衡,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农村基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仍然比较薄弱,部分景点和文物存在一定程度损坏,一些景区停车场、厕所、标识标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旅行社、酒店、民宿等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四是从产业结构看,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还存在散小弱现象,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旅游淡旺季差别明显,体育经济发展不足,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缺乏亮点;五是从产品供给看,文化和旅游业快速变化,住宿业更加注重文化创意和IP、餐饮业逐步变为核心吸引力、景区由主要依靠投资转为更加注重经营、旅游由单纯观光向兼顾休闲康养转变,对文旅创新和商品开发提出了新要求;六是从融合发展看,“重旅轻文”与“重文轻旅”两种倾向同时存在,一些文化资源不能通过旅游市场得到传承弘扬,一些优质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成优质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还任重道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改革,以建设“湘军故里•传奇娄底”为主题,壮大市场主体,鼓励创新创造,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业态,改善服务环境,完善政策保障,努力走出一条文化和旅游转型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产教融合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明幸福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导向、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传承湖湘红色基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2.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互联网等产业跨界融合,从公共服务、新产品新业态、项目建设、市场监管、交流推广等方面入手,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3.坚持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按照区域联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开展宣传推广,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正确处理好文旅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坚持市场运作、规范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深化简政放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保障文化和旅游等公共资源配置公平公正。

  6.坚持全民共享、普惠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文化和旅游业的社会性、公益性、事业性,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优质文化和旅游服务,让全体居民享受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让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共享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

  (三)发展目标

  1.文旅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到2025年,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128元,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00平方米、307平方米。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0.78册。新(改)建旅游厕所200个。全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27个,争取紫鹊界梯田成功创建5A级景区,4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达到200家以上,其中五星级达到25家以上;争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

  2.文旅产业发展达到新规模。到2025年,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全市投资亿元以上的文旅产业项目超过50个,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超过2万家。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引领娄底第三产业新一轮升级发展。

  3.文旅综合效益实现新提升。到2025年,文旅行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达到5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3次,农村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管理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娄底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全市文化和旅游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10位,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和体育赛事集聚地。

  专栏3  娄底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25年

  人均文化事业费

  元

  128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册

  0.78

  新(改)建旅游厕所

  座

  200

  总接待游客人次

  万人次

  8000

  城乡居民人均出游次数

  次

   >3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个

  ≥1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个

  ≥1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个

  1

  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个

  200

  创造就业岗位

  个

  10000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m²

  >2

  三、空间布局

  以娄底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新化县、双峰县为驱动翼,以中部都市休闲娱乐黄金旅游带、东部湘军文化体验黄金旅游带、西部梅山生态休闲黄金旅游带为支撑,着力打造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平台、文艺创作平台、文旅会展平台、全民健身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文化创意和数字传媒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特色文旅商品产业、体育产业,构建“一核、两驱、三带、四平台、五产业”的总体布局。 

  (一)“一核”:娄底中心城区

  通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结合涟源市撤市设区,将娄底中心城区打造成“文化传播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体育赛事中心”,使中心城区成为市域内串连东西、功能完备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枢纽、城市形象展示窗口。

  (二)“两驱”:新化县、双峰县

  新化县:依托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优质景区、精品路线、特色品牌,引领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 

  双峰县:依托独特的湘军文化优势,抓住文化体验、红色旅游加快发展的契机,发挥增长引擎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文旅项目,推动区域文化和旅游协调发展。

  (三)“三带”:中部都市休闲娱乐黄金旅游带、东部湘军文化体验黄金旅游带、西部梅山生态休闲黄金旅游带

  中部都市休闲娱乐黄金旅游带:以娄底中心城区为重点,辐射娄星区、涟源市、娄底经开区、万宝新区,着力发展商务会展、体育赛事、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特色主题街区、近郊休闲农业等,着力打造“一园一品”、发展赏花经济,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东西承接“两驱”和雪峰山旅游组团,南北连接大长沙旅游板块、大湘南旅游板块。

  东部湘军文化体验黄金旅游带:以双峰县、涟源市为重点,着力打造“湘军之源——家教体验地”“中医药观光养生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南接粤港澳、东接苏浙沪、北连湖北省,争创5A级景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之旅、修学之旅、养生之旅旅游目的地。

  西部梅山生态休闲黄金旅游带:以新化县、冷水江市为重点,依托梅山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大梅山文化旅游核心区,争创1个5A级景区和2个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西接怀化市、贵州省,北延张家界市,南连邵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四平台”: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平台、文艺创作平台、文旅会展平台、全民健身平台

  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平台:升级改造现有文化和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利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文艺创作平台: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作品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掘本地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具有娄底特色的文艺精品和创意产品。

  文旅会展平台:围绕文化、旅游、体育等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会展平台,做大做响现有展会品牌,抓住全域旅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娄底段)、全民健身等契机,举办一系列文旅盛会展会,扩大娄底影响,促进文旅消费。

  全民健身平台:打造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群众性体育锻炼为主线,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

  (五)“五产业”:旅游产业、文化创意和数字传媒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特色文旅商品产业、体育产业

  深入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娄底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特色,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补短板、锻长板,推动旅游产业、文化创意和数字传媒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特色文旅商品产业、体育赛事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和“夜经济”、网红经济、沉浸式旅游、精品民宿、文化遗产旅游、文博展馆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第三产业增长点。

  文化创意和数字传媒产业:深度挖掘娄底地域文化特色,开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依托数字化技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创造新的消费增长极。

  休闲娱乐产业:以娄底中心城区和县城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都市休闲娱乐产业,统筹推进活跃乡村休闲娱乐活动,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特色文旅商品产业:围绕娄底文旅特色和重点景区,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产品开发,开发非遗文旅产品,做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娄底独特的书画艺术资源,打造区域书画品牌,发展书画产业。

  体育产业:以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园为契机,延长体育制造业链条,实现体育制造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以引进星锐足球俱乐部为契机,以举办精品赛事为牵引,突出体育舞蹈、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五大类体育项目,不断提高办赛水平、全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多措并举,完善机制,扩大体彩销售额,推动体育产业全产业链和赛事经济发展。

  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

  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使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

  (一)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市、区)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对未达到建设标准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改扩建。以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家门口十小”示范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小而美”的乡村文化空间。市图书馆、市数字文化馆全面建成开放。加快推动以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馆、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的区域总分馆体系,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强化重点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落后地区、偏远山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农村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设备。加强新建住宅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改扩建住宅区配套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对没有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老旧住宅区,补建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

  专栏4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质工程

  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娄底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娄星区文化馆、图书馆,冷水江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涟源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双峰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新化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

  2.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完善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价制度,提高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能力。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要求,有序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和提质升级,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健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机制,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专栏5  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标准化

  全市图书馆(室)、文化馆(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等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各县(市、区)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78册,年开展流动图书服务不少于12次;在城镇街道、居民小区、乡镇中心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及时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室)、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图书馆(室)、文化馆(站)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并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3.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应用,实现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综合管理和“一站式”提供。到2025年,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全民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娄底公共文旅广体云”平台,推动与“湖南公共文旅云”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支持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引导和支持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到2025年底,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机制更加健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积极推动农村“智慧文化广场”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所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免费提供无线网络。

  4.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对社会力量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给予用地用房等支持;社会力量兴建、捐建、捐赠公共文化设施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并可根据有关规定留名纪念。社会组织和企业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或者通过接受委托等方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将其所有的文化产品、文化设施委托公益性文化机构管理并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鼓励社会力量赞助公共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支持专业艺术院团、文化文艺协会、体育运动队、学校及有一定文化文艺专长的人员参与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二)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1.推动文艺创作大繁荣。深入实施娄底文艺精品工程,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新时代”等重大主题,紧扣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当代现实题材、娄底本土题材文艺作品的规划和创作,加大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奖励力度,推动文艺作品创作繁荣发展,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完成大型现代花鼓戏《油溪情歌》、现代大型湘剧《千里寻党》《马灯的守望》等剧目创排工作。组织开展“战疫情、促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活动,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瞄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国家艺术基金、湖南文学艺术奖等方向,深度挖掘娄底文化,集中力量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反映娄底地域文化、具有艺术震撼力的精品力作。加强群众文艺创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娄底特色文化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发展,积极争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快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开展书画创作。力争将新化县打造为梅山武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开展文化惠民主题活动。继续举办“欢乐潇湘•文化娄底”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诗词征集等活动,实施“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工程,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活动举办规模和水平。鼓励各县(市、区)根据本地文化特点和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各类文化惠民主题活动,彰显地方文化、繁荣地方文化。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推进红色文化、社区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科普文化、家庭文化、乡贤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态。

  3.推动传统文化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利用曾国藩家教文化资源,打造家风家教普及基地,大力推进耕读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单位。大力弘扬蔡和森、蔡畅、成仿吾、李聚奎等先辈的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的作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创新开展“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驿站、文化院落、文化走廊等小型文化场所,推动各行政村组建新时代文艺宣传队,继续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到2025年,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

  (三)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及利用

  1.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加强革命文物研究,围绕建党100周年,开展百年党史文物、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调查征集整理,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娄底段)为契机,加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力度,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鼓励各类学校到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支持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与周边单位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2.加强博物馆规划建设和文物科技支撑。统筹推进市、县博物馆发展,将博物馆作为城市、县域、社区文化中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建设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支持县(市、区)建设特色专题博物馆,实现市区博物馆全面整合、市博物馆全面开馆,锡矿山博物馆对外开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科技支撑,鼓励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文物考古、安全监测、修复保护、展示利用科技水平。

  3.切实做好文物合理利用。实施文物合理利用创新工程,以博物馆建设为平台,突出“娄底元素”“娄底记忆”和“娄底表达”,打造娄底文化地标。加大全市文物资源统筹规划、科学配置力度,创新文物利用机制和方式,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提升文物合理利用水平。加强标识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挖掘阐释,以紫鹊界梯田等为重点,积极推介申报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提高免费开放服务质量。

  4.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认养等形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使用和运营管理。鼓励依法通过流转、征收等方式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或通过购买、承租、政府补贴与市场结合等方式取得其他文物建筑使用权,在保护好文物建筑的前提下开展陈列展览、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活动。

  5.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建立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参观学习长效机制,将文物保护利用有关政策法规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基于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文物展示和价值推广的模式创新。

  6.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和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加大文物安全防护力度,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聚焦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切实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和督察监管职责,确保文物安全。健全文物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文物行政执法责任,加大文物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专项行动和常态监管相结合,加强文物安全督察,对文物资源丰富、安全形势严峻的地方进行重点督察。强化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古街、古镇、古村、古宅保护,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文物保护体系。完善常态化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整理、汇总上报、数据库建设和成果发布、利用推广等各项工作。

  (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启动第二次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市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推进非遗专项调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大民间艺术、古籍征集力度。积极对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程,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充分运用非遗调查记录成果,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体系。建立非遗保护研究机构名录和非遗专家资源库,建设非遗研究基地。

  2.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和生态保护区建设。制定《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强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和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中心、生产性保护基地“四位一体”的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挖掘、抢救全市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新化山歌”“梅山武术”“梅山傩戏”“珠梅抬故事”“涟源湘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大“永丰辣酱制作技艺”“溪砚制作工艺”“水府席”“杖头木偶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力度,筛选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争取申报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健全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推动县级名录全覆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探索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调整工作。加强代表性项目评估,掌握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保护绩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戏曲振兴工程、传统节日振兴计划,贯彻落实《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湖南省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根据传习需要设立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或传习点。

  3.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扎实做好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通过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经费资助等方式,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活动。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

  4.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鼓励新闻媒体设立非遗专栏、专题,办好优秀栏目、节目。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览、展示和展演活动。组织优质非遗资源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原生民歌节、全国非遗曲艺周等重大活动,提高娄底非遗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扶持民间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出版非遗通识教育读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编纂《娄底非遗》读本、外宣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加强非遗对外交流,讲好娄底非遗故事。

  5.加强重点区域非遗保护传承。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开展“非遗在社区”建设工作。做好中国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梳理统计工作,推动每个有中国传统村落的县(市、区)形成各自的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清单。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城市建设相结合,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的非遗资源,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

  五、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基础上,努力挖掘文化经济效益,大力培育文旅产业发展主体,完善文旅产业市场机制,通过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1.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促进资源要素向骨干文化企业集聚,引导民营文化企业以业务和资本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品和业态创新,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水平。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以创意创新为驱动,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培育和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优”的小微文化企业,促进大中小微文化企业融通发展,通过共享资源、生产协作、开放和优化平台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支持建设多样化、特色化的文化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特色文旅小镇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激发乡村文化产业活力。

  专栏6  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红色文化、梅山文化、耕读文化、湘军文化、工业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生态文化、药王文化等,以促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实力为目的,以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特色小镇。重点推进曾国藩家教文化体验基地、湘军文化园、雷峰山佛文化园、人文科技学院文化创意产业街、双峰书画一条街、“芙蓉心”五色米特色农业旅游体验园、钢铁新城欢乐城、体育新城、高灯河休闲旅游带、回龙湾旅游度假区、紫鹊界梯田文旅特色小镇、龙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天门民宿休闲度假旅游区、西河镇粗石温泉小镇、梅山文化生态区、水洋文旅特色小镇、波月洞西游文化园、蓝田古城区、油溪河国家公园、锡矿山工业旅游区、响莲宇航文化旅游产业园、玉友林观光农业旅游园(三期)、谢冰莹故居保护及文化园、瑞生源杨梅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杨市)零碳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小镇建成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打造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娄底的梅山文化、耕读文化、湘军文化、红色文化、药王文化资源,凝练具有娄底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以蔡和森纪念馆和蔡和森蔡畅故居、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李聚奎故居、贺国中故居、女杰广场、秋瑾故居等为载体,着力培育“红色文化”品牌;以紫鹊界梯田为载体,着力培育“耕读文化”品牌;以曾国藩家教文化体验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家教文化”品牌;依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艺术设计与书画经营、音乐舞蹈与演艺产业、体育运动与健康休闲创业为主要内容,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街,以书画艺术交易博览会、书画一条街、走马街书画小镇等为载体,着力培育“书画文化”品牌;以涟钢、锡矿山工业旅游区、钢铁新城欢乐城及楚怡工业学校新化旧址等为载体,着力培育“工业文化”品牌;以涟源龙山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奉家康养小镇等为载体,着力培育“药王文化”品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着力培育“新化山歌”“梅山武术”“梅山傩戏”“珠梅抬故事”“涟源湘剧”“永丰辣酱”“溪砚”“水府席”“杖头木偶戏”“梅山棕编”“枫坪傩狮舞”“富田桥豆腐”“枫木贡茶”等非遗文化品牌,扩大娄底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支持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改造传统文化业态,重点推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创新发展。实施动漫游戏精品工程计划,培育一批骨干动漫游戏企业,加强动漫游戏关键技术研发和内容形式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创意设计发展水平,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作用,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

  4.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和服务发展平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健全市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数据库管理平台。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筛选重点文旅投资项目,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和产业链招商,对接用好各类金融、财税政策,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显著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做到储备一批、启动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竣工完成一批。用好各级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引导基金等投资工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旅企业上市,做好企业上市的指导服务。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支持文化融资担保机构模式创新,建立文化产业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支持文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在产业协调、社会管理、市场服务和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专栏7  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加快水车镇梯田文旅小镇(含紫鹊界5A级景区创建)项目、归古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乾封民乐园”大型乡村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水府庙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娄底市体育新城建设项目、文旅体用品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娄底市文旅颐居养老院项目、蔡和森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曾国藩家教文化公园项目、娄底市景区智能化及调度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涟源市环白马湖马拉松跑道(含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项目、娄星区环高灯河马拉松跑道(含健身步道、自行车赛道、登山道)、娄底市青少年成长基地建设项目、娄底市体育学校恢复重建项目等项目建设;推进双峰县蔡和森蔡畅故居、紫鹊界康养小镇、新化县梅山大峡谷、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世界锑都”锡矿山工业旅游景区、桃花源旅游区、涟钢工业旅游、娄星区文化产业园、花溪谷文化园、冷水江市资江旅游度假区开发、大乘山开发、双峰朱家大院文化旅游产业园、涟源市杨家滩文旅特色小镇区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动能。

  1.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将全市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路、乡村旅游点、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旅游步行街区的旅游厕所纳入旅游“厕所革命”的范围,持续推进旅游厕所改(新)建工作。推进旅游厕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实施景观道路沿途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停车场、标识牌、换乘站、生态厕所、休憩亭、购物商店等服务节点建设。推进旅游公交专线、“骑行公路+绿道”慢行道建设及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游客集散服务体系,建设以娄底中心城区全域综合型旅游集散中心为一级,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服务区及高速铁路站点枢纽型游客集散中心为二级,以大型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散区、旅游特色小镇服务型旅游集散点为三级的全市旅游集散网络,鼓励建设主客共享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鼓励道路客运企业与旅游业深度合作,提供吃、住、运、游等一站式服务。

  专栏8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加快建设运营娄底春田民用机场、娄底桥头河通用机场。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旅游班列。建设涟源桥头河至衡阳白果高速公路、仙女寨经水府庙至曾国藩故里全域旅游景观道路。新建S235冷水江大湾里至禾青公路等省道,对S326涟源桥头河至祖师殿公路、S222双峰鳝塘至荷叶双爱塘公路、S227花门贺家山至杨梅山公路等省道进行升级改造。加快通景公路建设,全市3A级以上景区通景公路纳入全市公路网。在孙水河沿岸、水府庙库区、龙湾湿地公园等区域积极发展旅游客运,推动水府庙区域水上公交体系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乡村特色旅游主要景点通达路建设力度。

  2.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的“五化”要求,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加快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力争“十四五”期间,有2个以上县(市、区)纳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范围,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以上。扎实推进娄星区、涟源市、双峰县大湘西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县(市、区)建设,巩固拓展新化县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成果,探索旅游扶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3.打造高品质标准化景区。以全面提升旅游功能服务为基础,以开发高质量旅游产品为核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有效开展高品质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支持水府庙生态旅游度假村景区、博盛生态体验园景区、油溪桥村景区、资江旅游景区、归古乡村旅游区、雅天门景区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按照4A级标准提质升级,支持紫鹊界梯田景区、曾国藩故里旅游区、湄江旅游区、梅山龙宫景区、三联峒景区、大熊山景区等4A级旅游景区按照5A级标准提质升级。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紫鹊界梯田景区,把保护贯穿紫鹊界梯田景区开发建设全过程,注重保留原始风貌,不搞大拆大建,确保景区服务设施和其他功能性设施建设与原生风景高度协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市直相关部门和新化县要统筹谋划,对标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逐条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细化支持政策,整合集聚项目资金,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集中力量推动景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景区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努力打造让游客赏心悦目的自然人文风景,确保“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加快曾国藩故里旅游区、湄江旅游区提质升级,夯实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基础。

  专栏9  旅游高质量发展创建重点名录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国家级:新化县

  省  级:涟源市、双峰县、娄星区、冷水江市

  二、高等级景区创建

  5A:紫鹊界梯田景区

  4A:博盛生态体验园、油溪桥村旅游区、雅天门景区

  三、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

  国家级: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娄星区双江乡洪山村、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涟源市六亩塘镇康坪村、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

  省  级:娄星区杉山镇花溪村、石井镇松江村,冷水江市禾青镇炉竹村、金竹山镇麻溪村,涟源市湄江镇蒿子村、涟源市古塘乡古仙界村,双峰县锁石镇大溢塘村、井字镇杨球村,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天门乡土坪村、荣华乡龙湾村,经开区大埠桥街道中阳村

  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以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精品民宿建设为抓手,按照基础设施完备、旅游要素齐全、特色产业突出、管理服务精细、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标准,全面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将乡土风俗、农事体验融入乡村旅游,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形态,组织旅行社送客入村,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与经济效益。在做优做精新化水车镇梯田文旅小镇和双峰井字镇、冷水江铎山镇湖湘文旅风情小镇基础上,鼓励指导“娄底南•联创小镇”、走马街书画小镇、西河镇粗石温泉小镇、天门乡健康养生小镇、杨家滩文旅特色小镇等争创省级特色小镇。继续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达到200家,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达10个。

  5.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以蔡和森纪念馆入选“潇湘红八景”、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等契机,以湘军文化为重点,推进红色旅游加快发展,将蔡和森纪念馆(蔡和森蔡畅故居)和锡矿山红色工矿旅游项目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打造成长征精神研学示范点,推进李聚奎故居、罗盛教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争创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建设相结会,全方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引导游客追寻红色印记、接受红色教育。

  6.加快发展旅游新业态。创新“夜经济”业态,从“夜景、夜宴、夜演、夜购、夜娱、夜游、夜宿”七个方面创新“夜经济”业态,着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规范发展“网红经济”,引导“网红经济”向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特色文旅小镇、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发展,打造娄底网红品牌。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的战略部署,借助5G、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旅游景区或目的地建设,通过全景式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交互体验,发展“沉浸式旅游”。按照“小非遗、大事业、强产业”的理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7.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立文化旅游与涉旅部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推进集成旅游产品推广、个性化服务预订、产品预售结算、实时信息查询、旅游车辆调度、讲解导览、容量监控等功能的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线上平台建设,推进娄底地区智慧旅游建设,打造集“营销、预定、消费、支付、售后”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加快“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景区自助导游系统,提供景区导览、语音讲解、门禁识别等便民自助服务功能。加强与通讯运营商的合作,以5G建设和发展为契机,做好游客服务中心、车站、景区、宾馆饭店、乡村旅游重点帮扶村等重点涉旅场所的通讯网络建设。支持信息化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探索打造智慧旅游乡村示范场景。建立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掘相关数据价值,为娄底旅游产业发展赋能。

  (三)加强文旅市场整体营销

  1.构建品牌体系。实施文旅产业“四个十佳”品牌创建计划,打造十佳文旅融合示范区、十佳文旅网红打卡地、十佳文旅消费示范点、十佳文旅特色消费品。以“湘军故里•传奇娄底”为主品牌,构建以主品牌为引领、区域品牌为重点、景区品牌为支撑、商品品牌为补充的旅游品牌培育体系。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整合娄星区、涟源市、经开区等文旅资源,打造城郊休闲观光游品牌;依托双峰县、涟源市独特的湘军文化优势,打造湘军寻古体验游品牌;依托新化县、冷水江市梅山文化资源,打造神韵梅山生态游品牌;依托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研学游品牌,加强区域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大做响旅游品牌。同时,以特色农副产品和非遗工艺品为重点,着力打造“三合汤”“白溪豆腐”“永丰辣酱”“荷塘富田桥豆腐”等农特产品品牌。

  2.实施精准营销。省内重点围绕长株潭、大湘南、大湘西等周边市场,省外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市场,升级打造山水观光、红色体验、文化创意、康体养生旅游产品,注重中高端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挖掘潜在客源,开拓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参与境外国际展会、旅游推广活动和“湖南省文化旅游全球营销计划”,完善鼓励吸引域外游客来娄观光旅游相关政策,开拓境外旅游市场。

  专栏10  旅游精品路线推荐

  寻找红色记忆精品线路:蔡和森蔡畅故居—蔡和森纪念馆—正龙古村—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渠江源—奉家古桃花源。

  拥抱灵秀风光精品线路:紫鹊界—三联峒—梅山龙宫—大熊山。

  亲近自然山水精品线路:湄江—博盛生态园—波月洞。

  沐浴经典家风精品线路:曾国藩故里—归谷国际乡村旅游度假。

  悠享休闲时光精品线路:龙山森林公园—蓝莓谷休闲度假—南芙山庄休闲度假。

  体验乡村美景精品线路: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花溪谷文化园—莫言醉农庄—洪家山森林公园。

  3.加强展会营销。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会展公司和大型旅游服务集团来娄举办各类会展,引导本土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会。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国内外行业协会和项目主办方的联系,积极引进和创办各类展会。依托会展平台,以品牌为引领,打造湘博会、湖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文化旅游节、乡村旅游节、农民丰收节、油菜花节、书画艺术交易博览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梅山武术邀请赛、湘马会半程马拉松赛、山地自行车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品牌。

  4.创新营销方式。加强与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央媒与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红网等省级媒体的战略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娄底旅游形象画面,构建大宣传格局。创新采用“多元媒体组合+网络营销”的方式构建营销矩阵,运用“两微一端一抖”(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抖音)等营销账号、旅游网站、旅游宣传短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营销。加强与12306、字节跳动、百度、美团、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企业和网站合作,提高娄底文旅搜索人气与知名度。加大旅游广告投入,联合景区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重点旅游客源地投放广告,扩大机场、高铁、地铁、公交、电梯等人流密集场所旅游宣传覆盖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发挥“湘军故里•传奇娄底”全域旅游卡宣传、推介娄底景区景点的作用。

  (四)深化文旅和其他业态融合创新发展

  1.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接全省“十、百、千”文旅融合示范区工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开展各类体现娄底特色的文旅融合活动。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统筹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修建、改造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统筹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务惠民项目。

  2.推进农旅融合。坚持“农旅融合、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创新发展定制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共享农庄等新业态,围绕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特色农副商品伴手礼,推进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精品民宿,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园,发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展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一批森林体育赛道赛事、森林观光、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探险、自然教育、森林认知、森林科普科考、生态露营等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森林旅游精品线路。

  3.推动文旅与工业融合。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为契机,依托钢铁新材料、工程机械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引入国内知名旅游装备集团,发展房车及拖挂车、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引导培育一批低空旅游产品、房车露营、体育用品、户外装备、智慧旅游、宾馆饭店用品等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开发工业观光旅游、工业遗迹旅游和工业研学旅游,打造一批体验性强、影响力大的工业旅游景区,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积极推动老厂区、老车间、老街区文旅化,加快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抓好涟钢、锡矿山工业旅游区、钢铁新城欢乐城及楚怡工业学校新化旧址等建设,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力争尽快形成接待能力和服务体系。

  4.做好文旅与生态融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鼓励酒店实施客房价格与水电、低值易耗品消费量挂钩,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旅游者低碳出行,大力推广公共交通、骑行或徒步等绿色生态出行方式。推动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加大生态资源富集区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5.抓好文旅与体育融合。大力发展“体育+文旅”产业,重点开发集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为一体的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积极培育品牌赛事观赛旅游和体育休闲主题旅游。积极规划布局低空飞行、汽车运动、极限运动、马拉松运动以及游艇、露营、徒步、登山、探险、骑行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重点培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态,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建设中南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推进娄底市体育中心、汽车越野主题体育公园、吉浦游乐蹦床主题公园、环白马湖马拉松赛道等体育休闲集聚区建设。开辟滨水骑行绿道、景观游步道等,建设休闲驿站、水上运动中心(码头),开展竹筏画舫观光、皮艇体验、龙舟赛等特色体验活动。

  6.推动文旅与康养融合。以森林和乡村为依托,重点建设涟源龙山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新化县天门健康养生产业园,加快开发以休憩、康养为重点的旅游产品,抓好九峰山森林公园、石花养老养生基地、大乘山森林公园、紫鹊界康养小镇、龙山森林康养小镇等建设,探索创新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中医药观光养生地”。

  7.加快文旅与科技融合。注重发挥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新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快科技旅游产品开发,挖掘娄底制造业、影视传媒、动漫科技、农业科技等优势,开发一批体现工业、影视、动漫、农业科技的旅游产品,将娄底市科技馆打造成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引入5G、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4D、5D文旅景点。积极开展文旅和科技融合型企业认定工作,打造一批“旅游+互联网”创客基地。

  六、推动体育和广电事业健康发展

  以体育强市为目标,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

  (一)建设体育强市

  1.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推进娄星区、冷水江市体育中心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到2025年,90%以上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到2025年,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逐步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2.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建设。抓好教练员的业务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岗位培训、进修、深造,不断完善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选拔培养具有较高体育专业素质的体育骨干队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普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加快发展足球运动,把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广泛开展足球活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推动足球运动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打造“足球+英语”直播公益课堂品牌。以“中非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和“湘军故里•传奇娄底”——高铁直达城市系列体育赛事活动为龙头,持续打造娄底足球城市、运动城市品牌。探索体育职业化路子,力争成立1个职业足球俱乐部。

  3.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引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高水平教练员的力度,加强并落实体育优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争取第十四届省运会在全省排名6至8名。积极筹办好娄底市“市运会”,做好2026年第十五届省运会备战工作。每年承办3—5个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事。建立科学高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培养和输送拔尖人才。“十四五”期间,力争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增加到8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增加到8所,青少年体育项目增加到20项,在训运动员增加到800人,教练员增加到90人,省级青少年俱乐部增加到10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增加到3个。加大对业余训练工作的管理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县(市、区)业余体校恢复建设,落实训练经费和训练基地,制定业余训练管理办法和评估标准,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基础工作。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建立一批国字号培训基地,积极与国际体育机构合作,创办具有品牌效应的国际体育学校。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大学校体育教学力度,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结果运用。“十四五”期间,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健康合格率达到99.8%以上,达到优秀的人数比“十三五”期间有大幅度提升。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5.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全面落实《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二级联创活动,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区、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创建“一县一品”全民健身主题特色品牌活动,保障特殊群体基本体育权利,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推广适合特殊群体的日常健身活动项目、体育器材、科学健身方法。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为特殊群体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保障服务。推动居家健身,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助力健康娄底建设。到2025年,全市城镇社区全面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点)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9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全市各级晨、晚练站(点)发展到500个以上,群众《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达到9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9%以上。

  (二)提升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

  1.推进“三网融合”和广电智能化发展。以高清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媒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快广播电视制播体系改造升级。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内容和渠道核心优势,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依托广播电视播出体系和传输网络,大力发展高清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业态。建立市级广播电视监测监听中心。健全工作机制和全媒体记者培养机制,逐步实现媒体平台、空间、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广电项目,推动以影视、动漫、网络传媒为主要内容的传播产业发展,力争引进1—2家有实力的传媒企业落户娄底,促进全市广播电视产业更好发展。

  2.加强广电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等工程项目建设,统筹有线网络、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覆盖方式,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覆盖服务。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市级融媒体中心,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着力提升互联网+融媒体建设水平。

  3.加强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建立全市应急广播平台。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现代应急广播体系。加强农村广播“村村响”运维管理,健全“村村响”管理维护服务机制。

  七、扩大文旅投资消费和对外开放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发挥文化和旅游拉动投资消费的作用,加快文化和旅游业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引导文旅投资

  建立和完善重大文化项目专项投入良性运营机制,增加已有专项资金规模,优先安排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力度。推进文化社会化发展,吸引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投入文化领域,拓宽文化投资渠道。

  (二)促进文旅消费

  建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改善文化消费条件,释放文化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促进消费优惠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消费活动,调动企业、商户、平台、消费者等多方积极性,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形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加快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发展。鼓励“娄底人游娄底”,大力拓展本地旅游消费市场,提高平均消费支出。开发优质特色文旅商品,加大梅山方才棕编、根雕、溪砚、永丰辣酱、白溪豆腐、荷塘富田桥豆腐等系列工艺品的研发力度,开发绿色有机、优质优价、包装精美的特色农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品类,提升旅游商品吸引力。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消费的经济政策,大力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和促进体育健身消费,形成规范有序的大众体育健身休闲市场。

  (三)加强文旅开放合作

  对接“锦绣潇湘”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大长沙旅游板块,重点发展都市休闲旅游、旅游装备制造、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入雪峰山旅游组团,重点发展长征文化体验、山地避暑度假、山地运动、生态康养等,实现区域互补、错位发展。深入参与“岳—长—娄—衡—郴”旅游带建设,依托全省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串联环洞庭湖旅游板块、大长沙旅游板块、大湘南旅游板块,对接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客源市场。建设完善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组织方式的休闲旅游线路,对接长株潭、湘赣边、湘南及粤桂等周边地区的精品游线,联合打造大湘中精品旅游线、湘赣边红色旅游线、湘粤桂联游线等跨区域联动旅游线路。

  八、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与综合执法的关系,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加快完善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行政审批、行业管理、执法办案有序衔接的闭环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旅游执法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协同监管模式,实现“最多跑一地”。

  (二)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

  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落实旅游饭店、生态旅游等湖南地方标准,组织制定文旅新业态新产品地方标准。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切实履行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层层落实责任,有效预防和遏制旅游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文旅安全制度建设,强化旅游包车管理,完善A级旅游景区防汛备汛措施,抓好火灾防控工作,严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景区景点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会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实施文明旅游创建,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为全域旅游创造安全文明环境,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治理能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完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建立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和机制,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

  (三)深化文旅市场体制改革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改革,理顺公益文化事业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参与,统筹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力量。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理顺事业和企业的关系,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多元化,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四)推进“互联网+”赋能文旅管理

  推动“互联网+”在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等领域的运用,加快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深化文旅广体部门内部管理信息化应用,建立信息化管理及自动化办公OA系统、移动办公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九、各县(市、区)发展指引

  (一)娄星区

  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发挥娄底市旅游中心轴作用,立足湘中城市“运动•休闲”旅游定位,着力打造“两节点三中心”,即对接长株潭旅游的重要节点、串联娄底市旅游的重要节点,娄底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城郊型乡村休闲度假中心、城市体育旅游中心。

  (二)冷水江市

  围绕打响“世界锑都”品牌,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四区”,即中心城区休闲区、红色工矿旅游记忆区、梅山文化漫游区、生态旅游示范区。

  (三)涟源市

  把握撤市设区契机,充分发挥涟源作为湘军文化、梅山文化交融区域的优势,传承湘军文化、梅山文化、围城文化、药王文化,以蓝田古镇为中心,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南北两翼,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养生中心。

  (四)双峰县

  以文旅体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牵引,着力打造“四区两带”,即中心城区休闲区、湘军文化核心体验区、红色文化记忆区、乡村旅游生态区四大板块,以沪昆—娄双大道、华常高速为枢纽的区域旅游带,重点打造曾国藩故里旅游区。

  (五)新化县

  着力构建“一心一带四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即以紫鹊界为龙头,在县城建设集散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以资江为轴线的梅山文化展示带,建设以大紫鹊界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集群,以大熊山为核心的生态度假产业集群,以三联峒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以油溪河为核心的水上运动休闲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目的地。

  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体谋划、一并推进,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全市文化、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打破行政区域管理的体制,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娄底市文化旅游发展投资公司作用。深化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企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娄底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等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多规融合,加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二)政策保障

  创新文化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发展文化产业。放宽娄底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市场准入,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市场主体发展氛围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格局。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投融资、体育节庆、文化会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等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娄底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信贷融资评估机制,改善娄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环境。完善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体系,引导企业自觉依法经营,落实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政策。

  (三)资金保障

  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业资金投入总量持续增加。积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发起设立并充分运用娄底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贷款风险补偿、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将国家一、 二级博物馆的文物征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

  (四)人才保障

  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文旅广体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窗口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积极组织、推介各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国家、省级行业专题培训和研修活动,全面提升文旅广体行业工作,提高做好新时代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开展广电、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认定及文化、旅游、体育等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兵集体、行业标兵评选推荐工作。改革导游管理模式,实现导游执业自由化和法制化。举办中小型文旅企业与人才供需见面会,建立校企合作定向订单式培养文旅技能型人才新机制。完善文旅人才就业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市委柔性引才工作落实,多渠道引进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高层次人才,建立市级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人才智库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五)用地保障

  在编制和调整娄底市及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体育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需求。对符合国家政策和湖南省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文创、体育、旅游项目,优先保障用地需求。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礼堂、剧场、影院、老旧商业设施等存量房的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企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对民营机构给予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各地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鼓励和支持依法利用废弃矿山、矿区、荒山、荒地等开发旅游项目。将体育场馆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建立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协调机制,落实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中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体育设施。

  (六)监管保障

  建立各部门、各县(市、区)沟通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推进规划落实的合力。细化任务分工,各有关单位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及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强化执行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把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推进规划落实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好规划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规划有关内容,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业内投资者、管理者、工作者和研究者对规划的认识和了解,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开展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考核,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娄底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The End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uauou.com/post/11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访客 访客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